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全宗介绍

2024版)

 

20098月,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综合档案室,统筹全校党群、行政、学生、教学、科研、基建、外事、设备、出版、资助、财会、声像、实物、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14个大类的收集、整理、保管、编研、利用工作,并对校内41个立卷单位进行业务指导。档案室馆藏文书、财会、声像、实物类档案共计16万余件(卷),能系统准确地反映学校办学历史和发展建设时期的各项工作,设置了武汉无线电工业学校、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职工大学、湖北省电子工业学校、湖北省纺织服装工业学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省一轻工业学校、湖北省工业设计学校共7个全宗。2024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全宗号由“5”变更为湖北省档案馆下发的全宗号“SY211”。

 

全宗1武汉无线电工业学校

19723月,原国家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创建长江电讯技术学校,19792月,长江电讯技术学校更名为“武汉无线电工业学校”;19875月,学校隶属关系由电子工业部划转至湖北省教育委员会直管,同年被确定为湖北省重点中专学校;1988-1998年与湖北工学院合作举办专科层次职业师范教育;19948月,武汉无线电工业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武汉无线电工业学校档案形成时间自1980年起,截止1999年,档案总数1753卷。主要内容有:学校各项工作的计划与总结,请示与批复,规章制度、党委会会议记录、学校机构设置、干部任免、教师聘任、职称评定、职工调动及教职工名册、学生录取名册、毕业名册、学籍卡片、基建图纸、会计凭证和报表等。

全宗2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职工大学

1983年省政府批准筹建湖北国防科技工业职工大学,并开始招生,首届开办政工、经济管理两个专业,招收35岁以下、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符合政工干部条件的干部和职工;1983年起,每年招生学员80名,学制三年;1984年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职工大学正式成立,并报国家教委备案,学校有专职和聘用教师12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9人,先后开办了政工、企业管理、英语、中文、会计审计、涉外经济、机电工程九个专业,这是全国军工系统唯一一所行业性成人高校,16个省市的军工企事业单位向国防职大输送学生。1998年,国防职大抓住高校大调整的机遇,与武汉无线电工业学校融合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职工大学档案形成时间自1983 年起,截止1998年,档案总数249卷。主要内容有:上级发文、学校发文、学校各项工作的计划与总结,请示与批复,规章制度、会议纪要、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录取名册等。

全宗3:湖北省电子工业学校

19758月,湖北省电子工业学校经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隶属湖北省电子工业总公司,1993年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省级重点中专学校,1994年被评为省电子系统先进中专学校。1997年,湖北省电子工业学校被电子工业部授予“全国电子系统职业教育先进学校”,同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基层党组织先进单位”。截止1999年,学校占地152.25亩,在校生人数达2400人,教职工人数152人。19998月,湖北省电子工业学校整体并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电子工业学校档案形成时间自1983年起,截止1998年,档案总数934卷。主要内容有:上级发文、学校发文、学校各项工作的计划与总结、请示与批复、规章制度、会议纪要、录取名册、毕业名册、注册学籍表、教学管理制度、基建图纸、会计凭证和报表等。

全宗4:湖北省纺织服装工业学校

湖北省纺织服装工业学校创办于1978年,隶属于原湖北省纺织工业总公司,是湖北省纺织服装行业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学校2002年开设专业由传统的纺、织、针、染,向服装、财经、机电、艺术等方面拓展,在校生人数近2000人,教职工200人。1996年、1998年、2000年、2002年,学校四次荣获省直机关工委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1999年,学校被国家纺织工业局授予“全国纺织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称号,2001年,获湖北省教育厅“花园式学校”称号,1999-2000年、2001-2002年连续两届获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0035月,湖北省纺织服装工业学校整体并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纺织服装工业学校档案形成时间自1980年起,截止1999年,档案总数899卷。主要内容有:学校各项工作的计划与总结、请示与批复、规章制度、学校机构设置、干部任免、教师聘任、职称评定、职工调动及教职工名册、招生计划、学籍管理、录取名册、会计凭证和报表等。

全宗5: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1999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教发[1999]25号)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在原武汉无线电工业学校与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职工大学完成实质性合并的基础上正式组建;19998月,湖北省电子工业学校整体并入;2002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人数突破万人规模;20035月,湖北省纺织服装工业学校整体并入;2004年,学校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2006年被确立为湖北省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2007-2010年高质量完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2010-2012年,湖北省一轻工业学校和湖北省工业设计学校整体并入,自此,历经六校合并的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优质教育资源整合,顺利完成了由规模发展到内涵建设的战略转型。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入选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高水平专业群(A档)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全国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获“服务贡献50强”“教学资源50强”“教学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和“实习管理50强”;学校是湖北省文明校园、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同时,学校也是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成员单位、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单位、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教育分会会长单位。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2067亩,建筑面积61.3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5.82亿元,其中教科研设备总值2.82亿元。学校拥有282个校内实践教学场所,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校外实训基地212个。学校馆藏纸质图书近152万册、数字资源量(折合)92万册。学校出口总带宽18.1Gbps,校园网主干带宽40Gbps,建成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备、信息化服务功能完善、信息化教育教学均衡发展的智慧校园体系。

学校现设置11个二级学院共70个专业,覆盖光电信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建筑、商学、智能商务、艺术设计、外语外贸、时尚传媒、旅游航空、生物等十多个应用技术与教育领域,形成了以27个国家级称号专业为引领、46个省级称号专业为主体的专业集群。其中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示范性专业5个,央财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8个,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重点、品牌、特色专业33个;湖北装备制造、湖北旅游是湖北10大职教品牌。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任教师1071人,兼职教师41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871人,副教授以上448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62.63%。学校拥有教育部督学1人,国务院、省政府津贴专家7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技术技能大师1人,湖北省技术能手28人,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学校有国家行业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4人,国家级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培养对象1人。

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办学,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新加坡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117所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交流与工作关系,开展各类国际教育项目55个,2000多名校友在国(境)外学习和工作,牵头成立了“湖北职教国际交流分会”,荣获“2018年度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卓越奖”。学校依托行业产业,发起并牵头成立了第一个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职业教育集团,牵头成立湖北省芯产业、湖北现代制造、湖北电子信息、湖北旅游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建成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1个,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1个,与IBM、海尔、华中数控、联想、长江存储等400多家企业和机构长期开展“产学研用”合作。

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185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6%以上,学校就业工作多次获省级以上表彰。学校建有教育部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2个、湖北职业教育研究院(省级教育智库)等多个研究平台,6个博士科研团队。常年为40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开发、咨询、培训、成果转化等服务。学校援建中西部职业院校12所,牵头组团援疆10余年,被省政府表彰为“职教援疆先进单位”。学校年均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技能培训近50000人次。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档案形成时间自1999年起,主要有:上级单位下达的文件、指示;学校各类会议记录、规章制度、干部任免、教职工聘任、统计报表、课程设置、新生名册、学生借读、转学、休复学材料;科研课题及鉴定、获奖材料;公开出版的学报、校报;建筑施工、竣工材料及图纸;外籍教师、学者学术交流、友好参观,学校教职工出国进修、参加国际会议相关材料;财务账簿、财会凭证、经济合同、校企合作协议、招投标、审计、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相关材料以及各类实物和声像档案。

全宗6:湖北省一轻工业学校

19785月,湖北省政府批准湖北省轻工业学校(武汉)在沙市设立分校,按普通中专学校列入国家招生计划,同年开始招生,招收高中毕业生100名,初期开办“电光源”“轻工机械”两个专业。1979年确定校名为“湖北省轻工业学校沙市分校”,地址位于荆州沙市区北湖路16号,占地50亩。

1983年,学校更名为“湖北省沙市轻工业学校”,由湖北省一轻工业局和沙市市双重领导,以省局为主。1997年,学校更名为“湖北省一轻工业学校”,在校生人数近2000人;2000年,学制由四年制改为三年制,并实行“2+1”培养模式,同时与长江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沙市大学等多所高校合作,举办“3+2”分段制高职教育、普通高职教育和成人大专学历教育;2001年,学校挂牌“长江大学高职部北湖教学区”,与长江大学(原江汉石油学院)合办全日制普通高职教育;2002年“电光源与照明”被评为首批全省重点建设专业;2005年学校被评为省级重点中职学校;2007年学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2008年学校被中国照明电器协会授予“中国照明电器行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009年学校隶属关系由省轻工行业投资促进中心划转至省教育厅直管,截至2009年底,学校有教职工109人,其中在职76人,退休33人,20105月,湖北省一轻工业学校整体并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一轻工业学校档案形成时间自1978年起,截止2010年,档案总数550卷。主要内容有:学校各项工作的计划与总结,请示与批复,规章制度、党委会会议记录、学校机构设置、干部任免、教师聘任、职称评定、职工调动及教职工名册、录取名册、毕业名册、基建图纸、会计凭证等。

全宗7:湖北省工业设计学校

19785月,湖北省轻工业学校沙市第二分校成立,当年招收高中毕业生50人,专业为“轻工机械装备”。198012月,湖北省计委、教委批准成立湖北省第二轻工业学校,增设“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料成型工艺”“家用电器”三个专业,校址位于沙市长港路100号,占地50亩。

学校创建了全国德育教育试点示范学校和荆州市首批“心理阳光工程”示范学校;1997年,学校获“轻工部先进集体”称号;200012月,学校更名为湖北省工业设计学校,学制由四年制改为三年制;2001年成立长江大学(原江汉石油学院)高职部,与长江大学联办模具、高分子材料加工两个专业;2005年,学校获荆州“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5-2006年,学校成为湖北工业大学的本专科函授站;2006年被评为省级重点中职学校;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同年获“全国轻工总会先进集体”和“荆州市红旗团委”称号。2007年学校的隶属关系由省轻工行业投资促进中心划转至省教育厅直管,2010年湖北省工业设计学校整体并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工业设计学校档案形成时间自1978年起,截止2010年,档案总数500卷。主要内容有:学校各项工作的计划与总结,请示与批复,规章制度、党委会会议记录、学校机构设置、干部任免、教师聘任、职称评定、职工调动及教职工名册、录取名册、毕业名册等。